目前,水产养殖饲料投喂量的判定基本上是按照养殖户的实践经验,常见措施主要是有下列几个:
1、以鱼种净增重倍数和鱼饵料指数来计算水产养殖饲料的年投饲量、月投饲量、日投饲量。鱼饵料指数定义为鱼饵料使用量与鱼身增净重的比值。
①年投饲量
按照鱼种净增重倍数和鱼饵料指数进行测算,即鱼种饲养量×净增重倍数×鱼饵料指数。假如几类水产养殖饲料更替运用,则分別以各自的鱼饵料指数来计算出使用量,之后累加即是年投饲量;
②月投饲量
年投饲量×本月饲料分配占比。通常春天饲养鱼种,从3月份开始投喂至11月份完毕,期间每个月投饵量占比约为:3月1%、4月4%、5月8%、6月15%、7月20%、8月20%、9月20%、10月9%和11月3%;
③日投饲量
按照月投饲量分上、中、下三旬安排。3~8月属于上旬,这个时候日投饲量为本月投饲量日平均值的80%,算是一个平均值,9月起,上旬的日水产养殖饲料投入量为本月投入量日平均值的120%,下旬为平均值的80%。
2、要计算日投饲量,这个鱼种存塘数很重要,唯有先测量准确鱼种存塘数,之后乘上不同温度下的日投饲率,才可以确定日投饲量。
假如温度是15~20℃,日投饲量应当为鱼重量的1%~3%,温度大于20℃,日投饲量为鱼重量的3%~5%。假如使用这一措施,就需要确保存塘鱼净重,才可以准确来计算出日投放水产养殖饲料的量。
3、日投饲量的调整
日投饲量的调整主要是按照时节、天气、温度、水质和鱼进食情况灵活调整。
①按照饲养时节调整
一年饲养周期当中的水产养殖饲料投喂主要是按照“早开食,抓中间,带两头”的原则,集中在6-9月份,4月份之前投喂工作尽可能提前,10月份之后,应拉长投喂,保证发售前停食,保持饲养对象的重量。
②按照天气情况调整
天气好,水里溶氧量高,鱼儿进食多,应适应多投;反过来,天气闷热,持续阴雨,水里溶氧量低,鱼儿食欲不佳,要少投或不投。
③按照池塘温度情况调整
鱼类对水产养殖饲料的消耗会受温度变化的干扰。在适温范围内,温度上升对养殖鱼进食强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;温度降低,鱼新陈代谢程度降低,食欲不振。在高温时节超出合适温度时,鱼种食欲不振,应降低投饵量;
④按照池塘水质情况调整
水质清爽,鱼儿进食多,水产养殖饲料应多投;水质欠佳,过肥、太浓,鱼儿食欲不佳,并且残饵很容易使池水变质,要少投;水质很坏,鱼己浮头时,应禁止投喂。
⑤根据养殖鱼摄食情况调整
每次投放水产养殖饲料的量以鱼吃到七、八成饱为准,大部分鱼吃饱游走,仅有少量鱼在表层索饵。
上一条: 水产养殖饲料的投喂方法
下一条: 海参养殖饲料对原料的要求